最新消息


名人推薦






「當台灣在國際上被孤立,只有黑琵每年十月國慶成群來訪。...這部片子非
 常的好,看了開心也感動。...我愛講故事,就像講故事,講一個故事給大家
 聽。」
 ── 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懷民、本片中文旁白


「這部精彩的影片必然能讓大家慶幸台灣當年克服了萬難,為黑面琵鷺保留
 下這一片渡冬家園。」
 ── 鳥類學家、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小如


「黑面琵鷺無國界的家園啟示了我們生命是無國界疆域。面對大自然的危機
 
我們必須透過跨國合作,才有機會拯救瀕危物種。 本片在亞洲立了一個典
 範,值得大家讚賞與沉思 ...。」

 ──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 徐仁修


「如此美麗的台灣;開闊的視野 ... 本片精心攝製讓人引以為傲。」
 
── 導演 王小棣


「人類有形和無形的疆界讓世界紛爭不斷,黑面琵鷺八千里的航程卻輕易的
 跨越了這些疆界,這是本片寓意深遠之處。」
 ── 作家 小野


「雖是黑面琵鷺跨國遷徙與保育的故事,但除了美麗的黑琵之外,在這趟八千里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美麗的人心。在鏡頭
 前,當然也包含鏡頭後的團隊!」
 ── 紀錄片導演 楊力州


「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是真心的而不是形式,片中紀錄跨越國界的人們投入保育黑琵的故事,就看到了『人的感動』。黑面
 琵鷺就像人類的一面鏡子,告訴人要更謙卑面對生存的環境。」
 ── 音樂人 林強、本片台語旁白



「黑面琵鷺是瀕臨絕種的鳥類,對牠們的了解仍然有限,能夠在短短一年多的日子完成這部影片,得感謝先前不分國界眾多
 人的努力,讓我們得以一窺這豐碩的成果。」
 ── 生態導演 梁皆得、本片鳥類攝影


「本片製作團隊在東亞飛渡一萬六千公里,以精湛的HD高畫質拍攝這個在各國都深獲人們喜愛的鳥種。… 我們不僅跨國紀
 錄這單一的物種,也呈現了東亞充滿生命力而其實也相當脆弱的生態美景。」
 ── 本片導演,探索頻道、動物星球頻道、國家地理頻道知名生態導演 迪恩.強生 Dean Johnson











最新曝光



東京影展環保熱 公視「返家八千里 黑面琵鷺」進軍日本 2009 / 10 / 15

【返家八千里 黑面琵鷺】台語版 首映爆滿爆滿 自由時報 2009.06.14


【黑琵紀錄片台語版首映】自由時報 2009.06.12


【黑琵遷徙八千里 全紀錄今首播】中國時報 2009.06.11


【黑琵返家八千里 公視11號晚間10點首播】教育廣播電台 2009.06.11


【公視 「返家八千里 黑面琵鷺」 13日在七股首映】 NOW News 2009.06.11


【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 公視11日全球首播】聯合新聞網 2009.06.10


【黑面琵鷺哺餵幼鳥 珍貴畫面入鏡】公視晚間新聞 2009.06.10


【黑琵遷徙八千里 全紀錄今首播】中國時報 2009.06.11


【電影觀點 《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放映週報 2009.06.05


【黑面琵鷺 返家八千里 謙卑面對生存環境】自由時報 影視名人 2009.05.31


【跟著黑面琵鷺返家八千里紀錄片】佳音廣播電台 展翅上騰 2009.05.27


【黑面琵鷺跨國紀錄 林強感性配音】公共電視 晚間新聞 2009.04.23


【保育黑琵 林懷民獻聲超感動】中國時報 文化版 2009.04.06


【首度跨國拍攝 政治靠邊站】中國時報 文化版 2009.04.06


【首部HD紀錄片 林懷民配音多仔細】公共電視 晚間新聞 2009.04.04


【電影觀點《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放映週報 2009.06.05


【黑面琵鷺 返家八千里 謙卑面對生存環境】自由時報 影視名人 2009.05.31


【跟著黑面琵鷺返家八千里紀錄片】佳音廣播電台 展翅上騰 2009.05.27


【黑面琵鷺跨國紀錄 林強感性配音】公共電視 晚間新聞 2009.04.23


【保育黑琵 林懷民獻聲超感動】中國時報 文化版 2009.04.06


【首度跨國拍攝 政治靠邊站】中國時報 文化版 2009.04.06


【首部HD紀錄片 林懷民配音多仔細】公共電視 晚間新聞 2009.04.04


 





 






延伸閱讀



【羽翼下的跨國寓言】作者 郝譽翔 2009.06.10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


【郝譽翔的部落格】2009.06.10


【春去秋來的神祕過客】作者 夏瑞紅 2009.6.11中時作家部落格


【黑面琵鷺的回家路與公視的電視募款】作者 李偉文 2009.6.8中時部落格


黑琵故事


年復一年,黑面琵鷺南北往返,飛翔於大自然四季交替的召喚當中。面臨絕種危機的黑面琵鷺,每年總有超過一半會在秋天飛回台灣,冬天溫暖的家。這段八千里的遙遠旅程,訴說著一個為了求生存,而飛越艱難險阻的生命故事,以及一個回家的承諾。

這是台灣第一次,用HD高畫質電視技術,全程紀錄黑面琵鷺跨國遷徙的漫長旅程。公視跨國合製團隊投入一年追蹤拍攝,飛越一萬六千公里的旅程,從台灣台南、日本、南北韓交界、到中國大連無人小島,跨越政治對立疆界,也克服地理環境、天候、鳥況、潮汐、風向種種的技術困難,使國內HD生態紀錄片邁向與國際接軌的新境界。同時,也是全球首次紀錄下黑琵人工孵育繁殖的完整過程。

黑面琵鷺是全球六種琵鷺之中,唯一瀕危、也是少數完全依賴東北亞棲地而生存的鳥種,全球只剩下兩千隻。牠們的存在,就像是亞洲沿岸生態環境健康的指標。無論在台灣、中國,南韓、北韓、或是日本,身處不同邦國疆界的人們,不管處在如何對立衝突、微妙尷尬的現實當中,因為牠們,而攜手合作。黑琵就像大自然的和平天使,穿越政治的疆界,傳達永續共存的訊息。

在台灣,這樣的一部國際級製作水準的紀錄片,誰來說給大家聽呢?
本片特別邀請:

雲門舞集創辦人與藝術總監林懷民--跨越國界的舞者,為本片獻聲,首次擔任影片中文旁白,為觀眾訴說黑琵在亞洲的故事。
音樂創作者林強繼作品進軍國際之後,跨刀擔任台語配音,賦予在地詮釋。
透過國語、台語、英文三種語版,讓這個從台灣出發又遷徙千里的候鳥故事,以及所承載著環境保育與和平的訊息,能傳遞到世界各地。


黑琵人物


「返家八千里 黑面琵鷺」紀錄片
不只跨國拍攝黑琵的生命故事
也紀錄了人們跨越政治疆界
為了這個瀕危物種而努力的動人故事


 


 











台灣 王徵吉 台灣長期紀錄黑面琵鷺的台灣攝影家,十六年來籌資走遍全球拍攝黑面琵鷺,甚至曾於旅途中因車禍痛失妻子。如今黑琵已經是他生活的一部份,朋友因此都叫他:黑琵先生。


 










台灣 T41 一隻七歲大的母黑琵,2008年春天被救到台南縣家畜疾病防治所,當時症狀為腳軟、呼吸困難、無法飛行,經判定為肉毒桿菌中毒。幸好防治所的獸醫有了2002年底黑琵集體中毒的救治經驗,順利救活了這隻鳥,並在康復後野放回大自然。她是T41,或台灣第四十一號。


 









台灣
潘玉潔 
台灣師大的研究生,從小就愛鳥的年輕鳥類研究者,在2008年春天參與了一項衛星追蹤黑面琵鷺的研究計畫。親手將衛星發報機,綁上一隻上了標記的T41。並且期待,秋天能夠再度與T41重逢。












日本(北韓)鄭鐘烈 北韓籍卻在日本生長的黑琵研究專家,也是唯一多次前往北韓繁殖地觀察的研究者。早在1987年全球黑琵數量僅有280隻時,從北韓運出一對黑面琵鷺,送給日本東京多摩動物園,開始全球第一個黑面琵鷺人工繁殖計畫,二十多年來,他親手養育黑琵,訓練小鳥飛行……。











南韓 李起變 在南北韓交界的休戰區DMZ (Demilitarized Zone),投入超過五年,深入前線觀察黑琵繁殖地。他發現軍事戒備森嚴的對立邊境,反而是大量還不知身在何處的黑琵,最佳繁殖地點。累積多年的觀察發現,黑琵嘴喙與人類指紋一樣可以辨識……。











中國 張砥生 中國第一位完整以影像紀錄形人坨繁殖過程的生態導演,2001年花了160天在中國東北黃海海域的無人島--形人坨長期守候黑面琵鷺。數年之後,張砥生與台灣攝影家王徵吉重返這個黑琵繁殖島,但卻發現那裡的景況,變得跟當初不一樣了。



 















英籍導演 Dean Johnson 亞洲頂尖的獨立製片,熟悉HD製作技術,近期曾執多部HD紀錄片於Discovery、Animal Planet、NGC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作品曾榮獲亞洲電視節最佳生態紀錄片。


 










鳥類攝影 梁皆得 國內知名生態導演,作品曾多次入圍金馬獎,並曾於馬祖發現瀕臨絕跡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公視國際合製團隊 
先後推出生態紀錄片包括「台灣生態探索」、「獼猴的戰爭與和平
野性蘭嶼等,獲得多項國際影展肯定。





製作人
曹琬凌 報禁解除前投入新聞媒體,長期擔任環保記者、財經記者、專題記者、電視新聞雜誌製作人,歷練台灣各主要平面、電子、與網路媒體。2001年加入公視,曾任公視新聞部編輯組組長、策發部研究員、現任國際部製作人。累積媒體資歷超過二十年。









 


副導/企劃 呂培苓 新聞記者經歷十五年,曾任民眾日報記者、民視新聞部記者、新聞部公視記者,並於本片製作期擔任國際部副導,過去作品曾入圍:2002第七屆亞洲電視獎 -- 最佳時事新聞節目獎:「輻射屋簷下」2007第六屆卓越新聞獎 -- 入圍「電視類國際新聞報導獎」、「有機的滋味」。










剪輯 鐘文源 曾任公視新聞部「我們的島」 節目之專任剪輯師,以「塑膠寄居蟹】作品入圍第二屆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之台灣電視節目獎。四年後轉任製作部剪輯師。剪輯國際部的跨部門專案作品「獼猴列傳之戰爭與和平」,獲得第二十八屆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生物影展之最佳電視節目獎、最佳觀點獎、以及剪輯等獎項。之後剪輯作品公視兒童節目「古典魔力客 亦獲得台灣第一屆廣播電視小金鐘最佳藝術呈現獎。








執行製作 吳怡慈 衛斯理大學 Wellesley College 藝術學士。主修雕塑及視覺藝術製作。副修文學寫作、曾在校參與多媒體紀錄片製作。曾於美國紐約擔任Bader TV News製作助理。返台後於本會「野性蘭嶼」紀錄片後製期口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家商 小柯 的頭像
    台中家商 小柯

    小柯的文章貼簿

    台中家商 小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