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想必大多數同學都從事了一項活動---上網。而最常瀏覽的網站,應該就是Facebook了。在台灣,它是最為驚人的一個網路社群。至本月(九月)初止,社會網絡統計數據顯示,在台灣Facebook的普及率為55.57%,用戶總數已經達到12,794,640比過去六個月增加了915,840。使用率最高的年齡組在25-34歲之間,佔33%,其次為18-24歲,有25%。

以社交網站而言,Facebook毫無疑問的已成為代名詞。就連向來被視為網路小市場的台灣,竟然也有一千多萬名Facebook會員,這個藍色帝國的威名,已經無需再用任何冠冕堂皇的形容詞來描述了。許多人每天在FB與朋友連繫,企業也積極的在粉絲專頁大做品牌行銷,在這個社交的年代裡,人與人的連結已經少不了Facebook。無論是女神卡卡、小賈斯汀、星巴克、M&M's,甚至是UNIQLO,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行銷案例。

近年來,網路社群快速成長,不管種類或速度都是驚人的,而我們每個人也都出席在這個幕後經濟的Party中。這更是一個「科技緊跟著每個人移動腳步」的新市場遊戲;這場遊戲中的四個主角影響力將更甚於前PC軟體時代的微軟。「後PC時代」(Post-PC Era)的科技大巨人便是蘋果、Google、Facebook和亞馬遜,它們正滲透在你我的24小時之中,每一個決策,都將牽動世界的經濟變化!未來,它們「比國家還有影響力」! 

這幾年,因為 iPad、iPhone 等新產品大賣的蘋果公司(Apple Inc),市值已是全球第一大,甚至打破史上石油企業驚人的獲利紀錄;2011年在網路時代被稱為「iPad最強大競爭者」的亞馬遜公司(Amazon.com),是美國最大也是網路上最早開始經營電子商務的公司,亦要在數位世界挑戰世界第一大零售巨人沃爾瑪的地位;Google與Facebook的市值則已驚人地在全球百大公司之內!

這四家公司不只是大,更是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它們的市值總和,如果以全球的GDP比較,會列名全球前十五大經濟體排行內!它們當年都抱持著科技能改寫人類生活的高度信仰為「企業使命」而展開一場可預見的「科技個人化」戰爭,戰場無遠弗屆,由我們的客廳到四處移動的雲端資訊生活。

這樣的科技個人化,使我們可以隨時拿起手機收發email、拍照分享,上臉書,用平板電腦上網、閱讀,一切都如此自然也理所當然。你我的生活、工作、或是閱讀、消費、社交行為,都有了新的模式。如果說多年前崛起的網路改變了世界的空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那這股融合了雲端、社群、行動以及資訊分析的大洪流,更全面的滲入你我從早到晚的時間,好像大氣壟罩、包圍了我們的生活。有時想想,這些行動、雲端等大趨勢,聽來似乎遙不可及,然而,它們竟又如此自然而迅速的與你我結合。尤其是臉書,它的特別,不僅是起始的偶然,其成型的過程也充滿了戲劇張力。它的商業面相固然光鮮,但是它在文化、社會、政治,乃至於公眾與私權間的分際等等,都造成始料未及的難題。但在全球化時代,臉書這樣的機構更會彰顯政府、國界等概念越來越沒有影響力。

Facebook原本是哈佛大學生馬克·艾略特·祖克柏(Mark Elliot Zuckerberg,1984年5月14日-)在2004年設計的一個校內網路社群,在開始後兩個月,Facebook就開始擴展到鄰近地區的學校,並且提供其他地區的學生加入。在2006年9月,Facebook開放給所有年齡層使用,只要輸入電子郵件即可加入會員,這個舉動使得其會員不限於學生族群,也使人數不斷累積而快速的成長。當Facebook上所乘載的個人資訊數量增加時,同時也增加了資訊濫用以及身分遭竊取等隱私權的議題。事實上,資訊隱私的顧慮,一直是網路世界中的隱憂,例如:電子商務環境中有些網站是必須註冊才能存取的。在註冊的過程中,通常是需要提供個人資訊給網路商家。於是,就有可能將這些資訊放在濫用的風險中。這些個人資訊一旦被蒐集,消費者將會被暴露在未經授權的二次使用或是不當的被存取而導致傷害。再次被使用的個人資料中,特別是e-mail,經常未經過授權就被賣給第三方。一些消費者個人偏好的資料也可能會被網路商家所追蹤(例如經過cookie的點流量資料)。這些資料也可能被揭露給第三方進行不當的使用。

由此可見,網路的應用使得整體社會變化速度加劇,相對風險也提高。而多數的網路使用者為青少年族群,經常利用網路吸收資訊、分享經驗,並從網路中獲得自主權。亦即在網路的世界裡,使用者可以自由分享資訊,發表自己的想法並經由參與網路社群來尋求同好及主題交流。甚至,在網路交友過程中,使用者透過長時間的自我揭露,可與他人建立起深厚的人際關係。這些便是吸引青少年族群何以讓自己的生活逐漸與網路趨於一體的重要原因。

Facebook儼然已成為社群媒體的「唯一」主角。與其說它是一個新媒體、社群平台或是行銷工具,都不如說它已變成一種時下的流行文化。它的流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人與人的溝通、分享以及娛樂模式;它同時也改變了品牌與人的溝通,透過社群網絡,品牌和消費者開始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關係。這種關係就像是朋友一樣,有時甚至像戀人,會在意彼此的情緒起伏和變化。

走在街上,我們不難發現越來越多人的眼光停留在手裡的智慧型手機上,這情景已成了一種另類的街頭文化。然而人們選擇塗鴉的地方已經不僅僅是城市裡的某面斷垣殘壁,而是去擁抱科技潮流中的Facebook。在這樣的社群時代裡,我們可以比過去更輕易地感受到朋友的情緒,快速又自由地分享某些資訊,因此人與人的網絡更加綿密,關係也更加親密。

根據研究指出,大學生使用臉書的目的乃在聯繫昔日好友並維持個人的社會資本,它提供了一個虛擬社群,卻能做為拉近與現實好友彼此的信任感,增進人際關係,經由線上社群與現實生活社群間交互作用,擴展成雙向管道的互動交流。對於非學生的年輕人,Facebook以建立相同地區、相同工作團體社群相連結,進而擴張社交網絡圈影響至現實生活。而這樣的社交網站是以個體為中心,逐漸向外擴散,從家人、親戚,到朋友、鄰居、同事甚至陌生人,一層層親疏遠近的關係堆疊,進而構築成一個匯聚社會資本的社交平台。因此,人脈傳播的力量才是臉書最吸引人的特點。

儘管國際間不乏有由臉書成功發動革命的事件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不可否認地,關於隱私權的爭議一直都是臉書評價兩極的由來,就連創辦人祖克柏都承認︰「臉書的長期成敗恐怕將取決於它能否妥善保護使用者的隱私」,現今網路使用者不吝於分享自己的一舉一動,但是每個人對於不欲人知的範圍也各自不同的界定,當臉書因設定不當而踩到用戶的地雷時,便是一項爭議的開端。

    另一個隱憂則是:隨著電腦及資訊科技的普及,網際網路創造出一個多采多姿的虛擬世界,這是一個可暫時逃避現實世界的迷幻之城。線上遊戲便是如此,它可以增進玩家的社會人際網絡,並展現團隊合作行為。當玩家在線上遊戲中獲得認同,重建不同於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時,極可能從中獲得關懷及滿足。有時更是促使玩家逃避原有充滿挫折的現實人生,長時間連流於線上遊戲中並隱匿在線上世界喘口氣,而造成網路成癮現象的主因。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人們想要贏得群體的好感與接納,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順服和模仿,而這也就是從眾行為的表現,當人們處於高度混沌不明的情況下,就更容易有從眾行為。在能夠隠藏真實自我的情況下,網友們可以在網路上任意塑造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並藉此當作與其他網民的溝通媒介,在所加入的網路社群中揭露自我的想法,並從其中獲得別人的認同、關懷及隸屬感等基本需求,因而拓展自己在網路世界中的人際關係。雖然網際網路能夠帶給人們較為便利的生活,然而過度依賴網路,導致沈迷於網路世界而與現實生活脫離,將會面臨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身體健康……等危機。

網路社群平台的普及,最大的影響就是讓大家透過網路發聲與互動的權力變得更接近,網路上的影響力不再是少數意見領袖獨領風騷,社群平台讓「網路變得更平了」!而真正去了解社群媒體的內涵和威力,才能融入如此混沌的後PC時代且安全無恙!

(本文參考雲端經濟4強決戰: 完全圖解後PC世界的蘋果、Google、Facebook與亞馬遜野心與布局》

《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家商 小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