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巴士營運相關問題

1.請問BRT車站內為什麼沒有廁所及空調設置?

ANS:    為提倡大眾運輸節能減碳之精神,車站為半封閉式無人站台,原無室內空調之設計,採自然通風方式;另有關設置廁所部分,考量車站站內空間有限,且候車時間較短加上清潔管理不易,為提供民眾一個乾淨舒適的搭乘環境,目前暫不考慮設置廁所。無論是空調或廁所等室內設施,若另外增設需花費額外龐大之經費,還須請民眾多加體諒。

2. 車站會有服務人員嗎?為什麼不設置服務人員?

ANS:    由於車站採用無人自動收費站台設計,以監視器和行控中心人員來監控整體路線,並可透過對講機和服務人員聯繫對話,以減少人力浪費,但初期營運會安排人力或志工進行導覽協助,培養乘客使用習慣。

3. 售票機只有一台,現場又沒有服務人員,對身障的乘客似乎很不便利?

ANS:    車站內收費系統設備採國、台、英三種語音播報和中、英文介面切換的大字型觸控式螢幕,且設備皆設有無障礙按壓式對講機和IP監視攝影機,可供民眾有票卡問題或其他疑慮時,可透過對講機與服務人員進行對話並提供幫助。

4. 無障礙進出站閘門的設計為雙向,是否會有同時進出不便的問題產生?

ANS:    閘門於右側下方箱體裝設顯示器,設於行動不便者坐在輪椅上能輕易看見之適當位置,以告知閘門之操作方向,也提供國、台語之自動語音系統,以便使旅客能聽到閘門通行或票卡錯誤等語音訊息,而旅客正在使用的同時另外一邊會呈現無法讀取和顯示無法通過的狀態,也請大家禮讓行動不便的人士優先使用無障礙閘門,並多使用兩側的閘門通行。

5. 一般車道與BRT專用道會有區隔的裝置嗎?為什麼不設置?

ANS:    路面規劃有禁止變換車道的雙白分隔線,反光標鈕專用道標線、標誌鋪面,考量優先路線規劃並無超車道之設計,所以無實體隔離措施。

6. 未來可接受的電子票卡包含哪些?

ANS:   悠遊卡、台灣通、一卡通、遠通ETC。

7. 逃票會有罰則嗎?如何進行?

ANS:    旅客無票、持用失效車票或冒用不符身分之車票乘車者,除補繳票價外,並支付票價百分之五十之違約金。前項應補繳票價及支付之違約金,如旅客不能證明其起站地點者,以該路線段起點至該站之全額款項計算。旅客於乘車途中遺失車票,未自動至車站補票機補票而遭查獲者,依無票乘車處理。

8. 票價制度為何?   

ANS:    票價與一般市公車同以里程計費,另有半票(優待票)使用限制為年滿六十五歲以上,持有國民身份證或敬老證之老人,持有身心障礙手冊之身心障礙者及其必要陪伴者一人,兒童未滿六歲者,經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得免費搭乘;未滿十二歲者,經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得購買半票。免費孩童由已購票者之旅客攜帶,最多以兩人為限(但不得佔用座位),逾限仍應購買半票。

        另交通局為鼓勵民眾搭乘BRT,已提供一年免費不限里程之優惠服務

9. 驗票閘門進入付費區至離開付費區之停留時限有規定嗎?

ANS:    不同一站台進出,最大時限為2小時。違反者,應於站台補票機解除鎖定後方可出站,該次解鎖記錄為特許作業,當次進站刷卡全票扣款20元,半票扣款11元,作為超過停留時間之懲罰。且出站後不可享轉乘優惠。同一站台出站後再次進站,至少需間隔3分鐘

10. 可否攜帶寵物搭乘,有什麼限制嗎?

ANS:    攜帶動物進入站區或車輛內,應裝於寵物箱、小籠或小容器內,且包裝完固,無糞便、液體漏出之虞,動物之頭、尾及四肢均不得露出,每1位購票旅客以攜帶1件為限,尺寸不得超過長55公分、寬45公分、高40公分。但警察人員攜帶之警犬、視覺功能障礙者由合格導盲犬陪同或導盲犬專業訓練人員於執行訓練時帶同導盲幼犬,不在此限。允許攜帶之動物,由本公司於各車站公告,並得因應特殊狀況,另行公告於特定期間、區域內,限制旅客攜帶動物進入站區或車輛內。

11. 搭乘旅客攜帶行李是否有限制?

ANS:    旅客隨身攜帶行李及物品,應不得妨礙其他旅客,並自行保管及照料,否則本公司拒絕運送。

規劃BRT相關類型

1.BRT與一般公車專用道有何不同?

ANS:   快捷巴士 BRT (Bus Rapid Transit)發源於南美城市一種具捷運精神的運輸方式,全球已超過50個城市使用,其優點為:(1)車輛運行效率高(2)營運規劃彈性高(3)興建成本低(4)施工期間短。
    臺中市快捷巴士BRT藍線(臺中車站至靜宜大學)與一般公車有明顯不同,其五大特色如下:專用道(臺灣大道之快車道最外側)、優先號誌、雙節3門車輛、車外收費(讓民眾先行刷卡進站,節省上下車刷卡的時間)及無障礙月臺(車輛地板與站區月臺齊平,方便進出)等特性,故可降低車班誤點、脫班等情形,且班距3~6分鐘,有效達到快速、準點服務之目標,將比公車專用道更為舒適便利。

2.如何從快車道切換到慢車道?

ANS:    內外設置公車專用道之案例,一般車輛於設置專用道路口之快慢車道變換,最重要除相關交通工程設置需符合法規外,仍須駕駛者配合注意行車安全,行車時雙方禮讓為優先。

以臺北市仁愛路及信義路公車專用道即設置於快車道外側為例,其現有公車專用道之公車密度雖高於臺中快捷巴士BRT專用道,但對於一般車輛由快車道轉入至慢車道之交通運作仍無問題。且臺中BRT藍線優先段係以雙節公車服務,載運量為現有公車二倍以上,並採3-6分鐘一班方式營運,因此,未來BRT專用道,將更有足夠時間空隙能讓一般車輛由快車道轉入慢車道,惟仍需駕駛者注意保持行車安全。

3.是否有針對BRT專用道禁止一般車輛進入有加強宣導?

ANS:    有關BRT專用道禁止一般車輛進入之宣導事宜,本局於103年6月12日協請本局停車管理處、公共運輸處等單位,於公車站及停車場刊登跑馬燈宣導字樣另於103年6月18日起於中廣與警廣播放宣導資訊;於臺灣大道各重要路口派員舉牌宣導,並於快慢分隔島加設告示牌告知用路人;本局亦於重要路段附掛車道告示牌面及專用道禁止其他車輛進入之標誌牌面,藉由相關交通工程之標誌牌面及道路鋪面強化專用道之識別。

4.BRT專用道藍色鋪面色度偏暗不利民眾識別,顏色是否可調整?

ANS:    BRT專用道除地上鋪面利用藍色做為自明性區別外,亦於地面繪設「BRT專用道」之白色字樣,同時,於重要路口附掛車道告示牌面、專用道禁止其他車輛進入之標誌牌面,藉由相關交通工程之標誌牌面及道路鋪面強化專用道之識別

5.BRT車道為何建置於臺灣大道快車道?

ANS:    本市快捷巴士BRT大眾運輸系統,主要利用快慢分隔島以及部分快車道做為BRT車站及專用道來使用,因快捷巴士BRT系統具備專有路權及站外收費之特性,故需要一定的路幅空間來做為建置系統的空間使用。

考量現況臺灣大道的車道配置狀況,若以慢車道做為快捷巴士BRT系統的建置道路,對於站外收費的封閉式站體會有設置上的困難,且對於周邊住家進出動線會有所影響。

而設置於外側快車道係因快車道設置之位置若設置於中央快車道時,對於目前BRT雙節車輛的車門開啟位置,臺灣法令限制僅能右側開門,因此若設置中央快車道處,將會有逆向行駛的現象出現,因此綜合上述考量,將BRT大眾運輸系統設置於以現況快慢分隔島區間處,並佔用部分快車道、部分慢車道空間,藉以盡量降低慢車道、快車道之衝擊。

另考量朝富路至忠明南路路段雙向車流量較大,將現有3快車道改劃設為4車道,仍然維持3快車道及1BRT專用道,且臺灣大道慢車道取消路邊停車格後,亦無小客車停靠、駛離時與直行車輛之交織情況,慢車道車流會順暢甚多。
    再者,BRT通車營運後,臺灣大道大眾運輸系統將以BRT為主,尖峰時間能較一般公車節省30~40%旅行時間,既有市區客運、公路客運或國道客運路線將適度調整,慢車道僅剩少許公車行駛、靠站,公車與機車及小客車的交織情況也會改善甚多,整體車流會更順暢,交通更安全。讓民眾不管就成本或時間效益等因素考量,都會覺得搭乘BRT是最佳的選擇。

6.為何興建BRT?

ANS:    BRT具有低成本(興建一條MRT路線的經費約可興建25條快捷巴士BRT)、建設期短(一至兩年即可完成)等優勢,適用於培養大眾運輸旅次,故本市擬推動公共運輸三部曲,第一部曲為免費巴士(高潛力公車、臺中捷運公車TTJ、i384愛上巴士),第二部曲為快捷巴士BRT,第三部曲為捷運+巴士,透過整合各大眾運輸工具(公車、快捷巴士、捷運及iBike),建構大臺中綿密之快捷運輸路網,便利民眾搭乘,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

施工工程類型

1.為何BRT造價過高及實用性?

ANS:    臺中快捷巴士BRT系統有別於一般公車,係用雙節式公車行駛於專用道,並配合智慧運輸系統技術,採用捷運營運管理模式,故車站設計與一般公車站不同,係採平面封閉式車站,其工程包含光纖管線的施作、月台門、售票機櫃和設置資訊看板、車輛進站引導系統與配置與無障礙空間…等都是BRT車站所需的設施,故建設經費不止是車站站體,亦包含其站臺設施

未來工程完成後,將可縮短大肚山兩側間往返旅行時間,利用BRT快捷主幹線系統之高效率、營運規劃高彈性及低成本等優點,培養大臺中地區公共運輸人口、建構整體公路公共運輸路網,促進大臺中地區之區域發展,強化山、海、屯、都之間的聯繫,且透過便捷且完整的交通路網,轉乘服務等配套措施,除能有效滿足民眾通勤、通學需求外,更可帶動大臺中地區觀光發展,建立臺中新地標,打造低碳城市的願景

  1. 2.  沿線部分站台尚在施工,致使BRT車輛急切專用道,險象環生。

ANS:    沿線施工中站台將確實督促專案管理、監造單位及施工廠商,依道路施工交通維持規定於專用道上擺設漸變段之交通管制設施,用以引導BRT巴士提前變換車道,減低車流交織之塞車情形;另嚴格要求施工團隊務必做好工地施工管理工作,保持良好的施工紀律及整潔工作,並加速工進,以滿足民眾之殷切期待。

3.優先號誌何時啟用?

ANS:    優先號誌設備均已安裝完成,目前已上線運作中,另因車站及專用道尚未全部開放,故正持續微調中。俟8/17全數車站啟用後,BRT將透過優先號誌有效達到「快速」、「準點」服務之目標,讓市民有更舒適、更便捷、更安全之大眾運輸系統

公車轉乘接駁類型

1.因BRT有多條公車路線被改變,是否考量到市民的方便性?

ANS:   臺灣大道為本市重要東西向主要幹道,市府為落實大眾運輸優先觀念,以臺灣大道為BRT營運之優先路線,BRT兼具軌道運輸服務品質與公車營運彈性之運輸系統,除可有效提升臺灣大道大眾運輸服務水準及改善交通壅塞等問題外,亦可提高運具運輸效率且有效縮短民眾乘車旅行時間。

配合BRT藍線優先路段上路及減少臺灣大道慢車道公車與汽機車交織情形,市府除已新闢藍2、藍3及藍5等接駁公車路線外,亦已完成臺灣大道市公車高重疊路線調整規劃,其中8條路線調整為BRT接駁公車路線,除150路機場新幹線路線編號維持不變外,其他7條路線並以藍為首編號命名,分別是83路(更名藍12)、87路(更名藍13)、88路(更名藍7)、106路(更名藍9)、146路(更名藍10)、147路(更名藍11)、及168路(更名藍6),另外3條路線57路、86路及169路仍保留路線行駛於臺灣大道慢車道上,滿足民眾直達乘車需求。

上開路線之調整及新闢,除可發揮BRT藍線之服務接駁功能且擴大海線公車服務範圍外,各路線班次數亦多有增加,使本市更多市民可便利搭乘BRT藍線並透過本市建置完善之公車路網快速到達本市各地區例如藍3新闢路線從BRT坪頂站行駛至沙鹿、龍井及大肚,服務範圍擴大到該3區域,藍6可從BRT靜宜大學、弘光科大等站至大甲且班次亦增加,藍7及藍12增加服務清水區等,強化大甲、清水、沙鹿、梧棲、龍井、大肚等海線地區之公車服務。未來市府會視實際接駁情形,再予檢討辦理,以滿足大多數人需求。

另考量民眾長久乘車習慣已建立,為將衝擊降至最低,除保留57、86及169路公車繼續加強服務臺灣大道慢車道外,轉換期間83、88及168路等3條民眾常搭乘路線維持至8月17日,發車時間仍維持約10-15分鐘一班車,另外再加上原先保留路線的班次,讓民眾於服務轉換初期可逐步調整乘車之習慣。

停車相關類型

  1. 1.  提供搭乘BRT民眾停車相關配套措施

ANS:   為配合本府建置完整之交通路網、發展大眾運輸、建設BRT施工需要,故塗銷臺灣大道沿線路邊汽機車停車格位,本局將持續依「臺中市路邊停車場設置基準」相關規定,考量道路寬度、交通流量、道路服務水準及停車需求等狀況增繪路邊停車格位,以改善當地週邊停車秩序。

另針對為搭乘BRT而於臺灣大道周邊道路有臨時停車需求之車主,本局停管處於網頁上,提供臺灣大道(火車站~靜宜大學)沿線約500公尺範圍路邊汽車停車格(共計2813格)及公私有路外停車場資訊供參,敬請民眾多加利用。

此外,本局亦選定BRT秋紅谷站與BRT福安站附近3處廣兼停用地(廣兼停98、120、120-1)做為BRT配套停轉乘(P&R,Park and Ride)停車場站方便駕駛人停車轉乘,共提供約300個小汽車停車位,並於3個月內供轉乘市公車及BRT民眾免費停車,3個月後,凡使用臺灣通、悠遊卡、一卡通、ETC等電子票證搭乘市公車或BRT,於兩小時內皆可享有停車5折優惠;另於三處路外停車場周邊道路將陸續規劃汽車格約578格,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交通行政類型

  1. 1.  非BRT車輛行駛BRT專用道,是否會遭取締?

ANS:   非BRT車輛不得行駛BRT專用道,誤闖專用道行駛者,本府警察局將依違規態樣分別以道路交通管理處法條例第45條或第60條規定取締(執法機關得視當時違規態樣),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或處新臺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中家商 小柯 的頭像
    台中家商 小柯

    小柯的文章貼簿

    台中家商 小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